——访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玉山先生
文/刘卫 《控制阀信息》编辑部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吴忠仪表”)前身吴忠仪表厂,始建于1959年,1965年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投资扩建。吴忠仪表是中国控制阀行业的老牌国营企业,建成五十多年来曾一度风生水起,而后又经历上市、资本重组,甚至一度陷入经营困境。而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国内控制阀行业龙头企业,经历多年的风雨之后,如今仍然在国家、地方、用户留有深刻印象。
国家发改委的前副主任张国宝在2009年的全国发改委会议上,在谈到全国仪表产业时提醒宁夏相关部门:“宁夏还有个吴忠仪表呢,在自动化仪表行业做的很好,要重点支持。”
“十一”期间,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在考察宁夏时向自治区领导提出要专程去吴忠仪表看看,在看了吴忠仪表目前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动情地说:“你们吴忠仪表的产品,我在七十年代初就用过,质量非常好。过去有很多很好的企业都死了,没想到吴忠仪表还活着,还发展的这么好,这样的企业要重点支持。”其对吴忠仪表的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
那么如今吴忠仪表现状如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以及迫切关注中国控制阀行业成长发展的心情,《控制阀信息》编辑部记者专程前往宁夏吴忠市,对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玉山先生进行了专访。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如今不一样的吴忠仪表,以及马玉山先生对中国控制阀行业现状的深度剖析。
1998年前后其实是控制阀发展的大好时机,吴忠仪表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资本优势,抓住主业,应该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可是很遗憾的是,吴忠仪表没有抓住。
《控制阀信息》:
吴忠仪表作为中国民族控制阀品牌的龙头,过去十几年在资本运作和股权重组的背景下,在实业方面的表现有些停滞不前,您认为这对吴忠仪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马玉山先生:
吴忠仪表是1998年上市的,资金充裕之后,在当时的国家政策环境下,企业发展政策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医药、医疗器械、资本运作、房地产等产业,而这些产业没能发展起来,最终因现金流和负债拖累了控制阀这个主业,而使吴忠仪表的控制阀产业没能利用上市的契机获得发展。1998年前后其实是控制阀发展的大好时机,很多科研院所在改制,而国内其他几家国有控制阀企业因资本受困,举步不前,吴忠仪表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资本优势,抓住主业,并购科研院所,应该会获得很大的发展。2002年开始,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吴忠仪表一直在困难中坚持发展,虽然2005年和2007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还是由于企业负债和现金流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直到2010年的1月吴忠仪表成为独立公司开始,吴忠仪表才获得快速发展。
现在中国有很多产业的利润很诱人,但是生产型企业却陷入因成本上升和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下降的现状。目前吴忠仪表专注于控制阀这个主业,并保持良好的经营水平。
《控制阀信息》:
2011年,吴忠仪表为实现发展,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科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康吉森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公司股权的重组。吴忠仪表在这次完成股权重组之后会有哪些动作?
马玉山先生:
目前吴忠仪表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信心倍增,将主要专注于三个方面:1、产品技术升级;2、企业信息化管理ERP;3、苦练内功。目前公司内外的环境对吴忠仪表的发展非常有利,在市场方面,吴忠仪表将会进一步加大炼油、化工行业的市场份额,同时会向煤化工、油气储运、核电等行业突破和发展。另外政府目前对吴忠仪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产品技术上,我们经过引进德国技术并结合大量自主研发,已经实现升级换代,常规产品技术完全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有能力有实力与国外公司展开竞争。在质量控制上,我们在ISO9000体系框架下,针对每个系列产品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措施,引进了保证质量的专用设备、专用刀具和检验测试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从我个人来说,我要对员工负责、对用户负责,对股东负责。当时在吴忠仪表最困难的时候,很多设计院和直接用户和我联系,询问和关心吴忠仪表的发展状况。其实做实体企业,难度很大,尤其是完全竞争性行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升了又升,货款回收难上加难,利润空间很有限,必须在管理水平上、在产品加工工艺上下功夫,我们现在专注于控制阀这个主业,且能够保持毛利在较高的水平上。
目前吴忠仪表的股权重组完成了一部分,未来可能还会有股权的变更。
设备不一定是高精尖就是好,满足产品工艺需要是最根本的,吴忠仪表的下一步设备配置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升级的,以实用为主。
《控制阀信息》:
有不少来过吴忠仪表的人,都觉得吴忠仪表的工厂环境、加工设备等硬件条件不错,那么吴忠仪表对于硬件投资、产品开发、和人才配置方面是如何考量的?
马玉山先生:
从去年开始,很多来吴忠仪表的用户或者企业都感到吴忠仪表的变化很大,每个季度都有变化,包括现场管理。目前在设备投入方面,吴忠仪表还是有一些老设备,并开始对设备进行提升,把普通机加工设备升级为数控设备,另外我们自己开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也正发挥作用,并体现在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些年吴忠仪表也研发了大量产品,由于资金方面影响,没有在市场中体现出来,用户没有感觉到,市场体现有滞后,比如三偏心蝶阀,已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硬密封球阀,这几年销售量已有上万台,也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我个人认为,设备不一定是高精尖就是好,满足产品工艺需要是最根本的,吴忠仪表的下一步设备配置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升级的,以实用为主。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从专用设备上,从工装模具上,从刀具上,来提升整体加工能力的发挥。
在人才储备上,由于控制阀产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对销售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我们都是自己预先培养相关的人员,为下一步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很多企业是通过代理商来销售,但是吴忠仪表都是直接面对客户,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下一步,吴忠仪表将提高在销售技术支持上的要求,甚至要比国外公司做的更好。
国家强调“再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很多产品在废弃的时候寿命并没有结束。服务子公司利用吴忠仪表公司大后方的背景,在现场做保用、检修服务,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再制造”,为用户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控制阀信息》:
吴忠仪表除了股权重组以外,近期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比如成立了独立的销售子公司和服务子公司?这又是如何考量的?
马玉山先生:
这主要是源于我管理企业这么多年的经验,过去吴忠仪表作为分公司的时候,不太能发挥分公司的作用。现在吴忠仪表成为独立公司之后发展更为顺畅,且能让子公司的员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能力。
目前销售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一是为了吸引国内外优秀销售人才;二是北京设计院和直接用户较多,比较容易实现和用户零距离;三是销售总部设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员工视野比较开阔,服务理念也发生变化,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服务子公司,有其特殊性,尤其现在国家强调“再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很多产品在废弃的时候寿命并没有结束。服务子公司利用吴忠仪表公司大后方的背景,在现场做保用、检修服务,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再制造”,为用户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另外可以做工程总承包。独立的服务子公司拥有做工程总承包资质,运营更为有效。这两个子公司的设立,也是为了吴忠仪表以后的发展建立好框架。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认准一件事,认准一个行业,不要有私心杂念,执着地去做,都能把它做好。
《控制阀信息》:
您大学毕业就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将二十年的时间里,吴忠仪表对于您个人来说,是一种什么感情?这么多年风雨变迁,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马玉山先生:
我是从1991年进入吴忠仪表的,工作岗位从设计部技术人员、技术部部长、主管技术和质量的总工程师、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到公司的总经理。吴忠仪表是我的第二个家,对我个人来讲,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过去的十年都挺过来了,经过那么一个低谷,现在正是快速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带领广大员工好好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对我来说,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我对吴忠仪表是很有感情的,现在作为一个管理者,我对产品对技术的方面很在行也很有兴趣,我喜欢创新,比如苹果前CEO乔布斯,很多人说他不是原始的创新,属于集成创新。但我很赞同乔布斯的创新,很喜欢把其他行业的技术应用到这个产业上,实现创新。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认准一件事,认准一个行业,不要有私心杂念,执着地去做,都能把它做好。我在吴忠仪表的这二十年坚持下来,我自己的收获很多。吴忠仪表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的了,而且是在完全竞争性行业,对于未来来说,不惧任何变化,任何竞争,包括市场的变化、政策的变化。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竞争才有发展,只有压力才有动力。
最重要还是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服务和创新五个方面。如果把这五个方面做好,就不惧竞争。
《控制阀信息》:
日前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是仍然挡不住众多的上马项目、外资控制阀品牌进军和扩展中国市场的脚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吴忠仪表未来该如何扛起民族控制阀品牌的大旗?
马玉山先生:
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服务和创新。如果把这五个方面做好,就不惧竞争。首先在质量上,不断加强,对比国外产品来说,还是有差距,未来我们会不断研发新产品,改良老产品。再者,在价格上,我们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曾经我还提出向温州的企业学习成本控制的精神。在设计结构上,从过去的傻大笨粗,到现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经济,在加工方法上,要用满足产品工艺需求的设备,而不是一味非常昂贵的设备,要在人机上寻求平衡来控制成本。比如用大量的人工,设备很低端,质量很难保证;而如果都用高精尖设备,人很少,这样成本很高,在这点上我个人认为比亚迪公司的人机成本控制得很好,找到人和机之间成本的最佳点。目前在提高整个运营效率上降低成本,我个人认为吴忠仪表在成本控制上实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第三,关于交货,我们现在标准交货期是两个月,这得益于吴忠仪表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对于一些国外厂商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比拟的。其实中国市场的现状是决策慢,但是执行快,需要快速交货,所以我们要提高交货速度。再者,在服务上,我们有自己的服务公司,这方面国外公司是可望而不可及,服务一直是国外公司的短板。最后,在创新上,我们这些年,吴忠仪表一直是国家的企业技术中心,而且我本人在技术创新上意识很强。目前国家科技部对吴忠仪表也有支持,我们有足够的资金,除了调动自己的技术人员创新,还聘请了很多专家,吴忠仪表成立了一个院士工作站,聘请了国内十几个知名专家,包括很多用户,作为我们的技术顾问。所以在Q、C、T、S、A五个方面,我们努力做到质量最好、成本最低、交货最及时、服务最到位、创新最精进。
我们在引进技术再创新上做得很好,引进技术不是在照抄照搬,而很多时候是引进设计思路和理念,然后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进,消化和创新。
《控制阀信息》:
过去吴忠仪表在技术引进上占得了先机和优势,先后引进了山武公司的CV3000系列精小型控制阀,德国阿卡的ECOTROL系列模块化智能控制阀、定位器及电磁阀与执行机构,这些产品也是目前吴忠仪表的拳头产品。在引进技术消化、以及转化,乃至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上,吴忠仪表是如何做的?以后又将如何延续这种优势?
马玉山先生: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在引进技术再创新上做得很好,引进技术不是在照抄照搬,而很多时候是引进设计思路和理念,我们的产品中,40%是引进的,60%是自己开发的,因为国外企业自动化技术历史进程比较长,引进的产品我们做了大量的改进,很多产品的设计理念是我们想不到的,但是当它出现后,我们都能看得懂。国外的技术很多好的想法,以前我们想不到,引进之后,我们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进,消化和创新。吴忠仪表通过前后引进日本和德国两家思路不一样的技术,我们有了新的思路。引进技术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坚持自主开发,但是如果以后遇到好的技术,我们也会引进,但是我们也不会死等,坚持自主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来说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上升在所难免,没有对吴忠仪表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反而和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我们更具优势。
《控制阀信息》:
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目前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上升在所难免,这无疑会对企业利润带来一定影响,且吴忠仪表建厂在中国西部宁夏自治区,这方面会不会对吴忠仪表有什么影响?
马玉山先生:
其实地域问题是有利有弊的,任何事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相辅相成的,要懂得把劣势发展为优势。吴忠仪表虽然在西部,但不见得我们都是劣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现在东部地区的优势已经逐渐丧失,首先东部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第二,东部用工荒问题已逐年显现,想扩大规模增加人不容易,而吴忠仪表过去国有企业的人工本身就富余,过去的劣势变现在的优势;第三,东部地区原来配套好,现在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现在如果配件数量少,很多配套企业就不愿配套了,给企业造成配套难的问题。而对于吴忠仪表来说,西部城市的人力成本上升较慢,员工方面不存在用工荒,只要解决人员过剩的问题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从目前来说没有对吴忠仪表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反而和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我们更具优势。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十二五末能做到10亿元的销售额,到吴忠仪表60周年的时候能做到20亿元的销售额。
《控制阀信息》:
早在吴忠仪表成立之初,就立志打造一个百年品牌,现在吴忠仪表风雨五十几年过去了,您认为吴忠仪表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马玉山先生:
首先,制度建设,把吴忠仪表的规则制度建立完善起来,企业走下去就有保障,没有规则,管理者就随心所欲。第二,团结的氛围,让每一个吴忠仪表人都把吴忠仪表作为一个事业来做,只要我在吴忠仪表,我会把吴忠仪表的方向把握好。第三,我们也会花很大的力气培养吴忠仪表未来的管理接班人,为打造百年老店做基础。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十二五末能做到10亿元的销售额,到吴忠仪表60周年的时候能做到20亿元的销售额。
行业现状剖析:
《控制阀信息》:
目前很多用户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的控制阀产品,您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马玉山先生:
目前很多用户倾向于选择国外企业的产品,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国有企业垄断,没有资金压力,所以在产品采购时,选择不考虑成本因数,只考虑品牌影响力,所以就优先选择国外品牌的产品;2、国家的“首台套”政策,在一个项目招标时,要求产品有首台套的案例,但是中国工业发展才六十年,从建国的百废待兴到现在,中国的很多工业产品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很多产品还处于首台套阶段,总是需要机会尝试调试,但是目前这个政策造就了企业创新后面向市场的瓶颈。
《控制阀信息》:
您对目前整个中国控制阀行业有什么看法?
马玉山先生:
目前整个中国控制阀行业表现为行业集中度太低,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一个行业推动技术进步需要花代价,而大型企业对行业技术推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控制阀行业集中度太低,一些小型民营企业模仿严重,低成本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希望未来中国能有3~5家大型控制阀企业,良性竞争,良性发展,要注重产品质量,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控制阀行业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行业整合,为未来中国控制阀行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编者后记:
吴忠仪表位于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吴忠市,走进吴忠仪表,整个厂区和这座城市一样宁静祥和。矗立的吴忠仪表办公大楼正对着一片开阔的草坪地,顺着主干道往里,整齐的排列着一些外墙略显陈旧的厂房,仿佛迫不及待的展现着这个老牌控制阀企业五十几年来的风雨沧桑,峥嵘岁月。然而在进入工厂厂房之后,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现代化工业企业的气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随处设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面板,随时查询和监控生产流程和工艺需求、预定交货日期;以及在仓库中琳琅满目准备出货的各种控制阀产品。都说“塑外先修内”,吴忠仪表在经历了过去的沉浮,辉煌,低谷,发展后,正以其稳重的姿态逐步崛起,塑造不一样的吴忠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