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泵业演变脉络 迈创新发展之路————访《泵产业史年谱》作者 张新先生

admin 2017-10-24 14:11 160游览

近代泵,自意大利滑片泵发明至今,已发展到5000多个品种,跨越了432年的历史长河。而泵的生产制造,即泵工业或泵产业自1790年至今,也有整整222年的历史了。泵产业发源于英国,后传至西欧、北美,遍布整个西方,直至中东、远东及世界各国。

 

    翻开2012年已出版的《泵工程师》杂志,在“泵行业综述”栏目中连续刊载的《泵产业史年谱》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伫立在时间轴上的泵产业演变发展的里程碑。这篇文章连载发表后,引发了全国各地各行业读者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制造厂商和供应贸易商的兴致——纷纷来电订阅。这是因为《泵产业史年谱》不仅是全球泵产品、产业的一个知识库——提供泵产业、产品的知识,更能让人认识到“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明哲理”;让我国泵公司及其产业发展得更好、更科学、更有竞争力;让我国泵产业、泵产品迈向全球,进入世界泵产业前列、产品高端。

 

    自文章刊载以来,反响甚好。《泵工程师》编辑部借该文最后一期连载机会,于2012年9月7日采访本文作者张新先生,让广大读者分享文章背后的一些故事。

 

《泵产业史年谱》作者张新先生(左)和本刊责任编辑李煜秋(右)

《泵产业史年谱》作者张新先生(左)和本刊责任编辑李煜秋(右)

 

PEM记者:
像《泵产业史年谱》这样的文章并不多见,是什么激发了您写这篇文章的?

 

张新先生:
    这主要是兴趣。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在大学读普通物理时,就喜欢看物理史;读数学分析时,就喜欢读数学史。这不仅使我扩充了知识,也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因而,1963年在我相继学习《离心泵与轴流泵》和《往复泵与其他特殊泵两门课程时,去图书馆借与泵相关的史类书籍,但可惜没有此类书籍;问老师也说不清离心泵是谁发明的,蒸汽往复泵是谁最先研发的。到阳泉水泵厂工作以后,渐渐地爱上泵这一行业,认识到在水力设计中泵比水轮机更有难度,尤其想知道泵及泵产业的历史。
    最早告诉我泵的一些史实的还是我的父亲。1966年夏,我第一次回上海探亲,在吃饭的时候,我父亲问我“你们厂做些什么泵?”我说“批量生产蒸汽往复泵、矿用多级泵等,那泵汽缸与液缸对置,汽缸上端有两块错气板,用拉杆拉动,液缸上端装有四对进出水板阀”,还没等我说完,我父亲就说“‘荡杆’,又叫华盛顿泵(Worthington Pump),是美国人华辛顿发明的”。70年代中,我从山西对外贸易局一堆泵样本中的确看到这类卧式汽缸与液缸对置的蒸汽往复泵,叫沃辛顿泵(Worthington Pump)。
    第一次看到泵有关史实的书,是1982年7月16日在上海科技书店买到的一本由波兰特罗斯科兰斯基教授和拉扎尔基维茨工程著的《叶片泵计算与结构,它里面就讲到叶片泵的结构史和理论发展史共7页。我从中知道了离心泵发明者是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第一台提升液体的离心泵是1705年制造使用的;同时,我还获得了叶片泵结构和理论发展史实知识。
    1978年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我便开始注意收集、记录国外泵样本及书籍。至今,有关泵及其公司的讯息,我记录的大大小小笔记本已有10多本,所以很想把一些泵的史实系统地撰写出来。
    2009年春,我在上海图书馆外文期刊阅览室看到了一本国外的泵专业杂志,在2009年的第一期刊登了一篇《泵工业简史的文章。我看了一个上午,后来还复印带回家慢慢翻译,翻译后,我发现内容太少、太简单,只有公司,没有产品,另外,公司也很不全,中国泵公司根本没有,核泵、喷水推进泵、液体发动机涡轮泵等泵公司也没有,这便激发了我写泵产业史的念头。
循着前辈们筑成的泵产业及其产品这样一座大厦中从事的事业的历程前进,来撰写全球泵产业史,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令人高兴和具有诱惑力的了。

 

PEM记者:
《泵产业史年谱》是按照年纪事的形式来展现泵产业的历史,您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的呢?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张新先生:

    2011年,我开始动笔写《泵产业史年谱。在这之前,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包括几十年来我记录的泵产品和泵公司相关的10多本笔记本资料,和改革开放后获得的国外泵公司样本。在整理这些资料和素材期间,我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体裁来写泵产业最合适。这个问题,我想了三个多月,最后定下来用年谱形式比较好。
    《泵产业史年谱》是按照年纪事的形式来写的,在过去一般叫大事记,但是这里不能叫大事记,它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变化的、有史的味道。我们国家以年谱记事的方式通常是记人较多,比如《毛泽东年谱》、《周恩来年谱》。而像数学史中微积分史部分就是通过写科学巨人牛顿和多才多艺的数学大莱布尼茨来记述的。但是泵产业的主体是泵制造公司,它的起源、成长、发展很受大家关注,也就是一家公司在哪年成立、搬迁,哪年被兼并或收购等,只有时间可以将这些串联起来。所以时间性很强的,用年谱形式比较合适,演变过程也会很清晰,而且也方便我搜集、整理和补充,撰写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我选择用年谱这种形式来记述泵产业史。
    而这次在年谱中我第一次用黑体字来点评和概括,这样的话,文章就可以更加生动,读者也会比较喜欢,而且也有个引导的作用。
    其实想要写好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要下功夫的,而我这篇《泵产业史年谱里面的资料不是你想要就一定有,所以这个耗时很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非常地细心。我都是在业余时搜集这些资料的,因为这不是我的主要工作。
    我写的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产业史,还同时把产品的发展也放进去写了。因为产业必须要有产品,没有产品,这个产业史就等于是空的,所以我一方面纪年,一方面把产品的发展也记录进去,所以就比较全面。
    在整个撰写过程中,我觉得最困难的还是资料的搜集,其实外国公司在80年代前的情况搜集主要靠技术情报的资料,我那10多本笔记本就是当时在阅读后记录下来的重点汇集。改革开放后,国外公司样本逐步多起来了,我获得的第一本国外样本就是英国伟尔(Weir)公司的,还是沈阳水泵研究所情报组李裕立寄给我的。19世纪以前的资料就更难搜集了,只能到上海图书馆联合国赠送的技术资料堆里找,后来又用了互联网,这样就方便了很多。在撰写的过程中,我觉得历史知识不够,又阅读了欧洲史和美国史;发现地理知识不够,就在2011年夏专门到上海书城买了本精装本400页的《世界地图集》,一边写,一边对照,做到心里有数。

 

PEM记者:
通过对泵产业史的搜集、梳理和撰写,您对国内外泵产业的发展历程有何感触?

 

张新先生:

    最大的感触应该是泵企业靠产业经营也能做大做强,例如现在的美国ITT,也就是现今的赛莱默公司,这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泵业集团公司。
    一个泵工厂也好,一个泵公司也好,要做大,不仅仅靠产品,靠产业也能够做到。像ITT过去是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从波多黎各电话公司的业务开始,它就通过战略性收购和购买电话专利迅速增长,结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电话交换设备和电信服务的供应商。
    在1960年到1977年间,ITT掌舵人哈罗德·吉宁收购了350家公司,从而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司;1979年到1995年间,CEO阿拉斯科格开始连续转型,通过战略资产剥离和收购,在1995年达到高潮,分成ITT公司、ITT哈福特、ITT工业公司;1995年到2005年间,ITT集团之下的ITT公司被收购,ITT哈福特公司更名,只留下了ITT工业公司;2011年创建塞莱默(xyle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水技术公司。
    ITT靠收购泵公司,而不具体去生产泵的产品,也就是只做产业经营,我们过去绝大多数泵公司做的都是产品营销,实质上是属于产品经营:哪个泵公司经营得好,我就买下来;哪个公司经营得一般,但有发展潜力,产品又互补,我就收购。而ITT有这个资本,又有强大的管理经验和研发中心,就可以进行产业经营,哪个公司经营不好就剥离后卖出去,经营得好的公司对我有用,我就买下来。所以产业经营是产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现今我国国内的浙江利欧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有这方面的苗头,短短几年,在2011年的营业收入已经跃升为国内第六名,达到11.5亿元人民币。

 

 

PEM记者:
您认为泵产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时期,目前国外泵产业正在经历哪个时期?国内泵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哪个时期呢?

 

张新先生:

    整个泵产业的发展要经历萌芽期、初生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成熟期又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产业的发展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产品只是一方面,一个产业要提供两种东西:产品和服务。发达国家的泵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

    1985年以后国外新的泵公司就很少出现了,但在中国,泵公司数量还在迅猛增加。我们国内现在处于发展期,产品基本定位在中低档,市场、产品、竞争环境还未成熟。我们国内泵的历史其实也不短,但是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环境没有营销这一块,公司结构不齐全,不是独立经营机制,缺乏竞争力。这个时期都是按照史实来分,只能说处于成长期;在80年代以后,国外的新公司越来越少,发展趋于成熟,而国内泵工厂或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再加上泵产业本身具有分散性,尤其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中国泵产业从1985年的229家水泵厂增加到1990年的949家,在2000年已达到3200家泵公司。去年,我国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泵公司就有1116家,总营业收入为1530亿元人民币。中国泵产业已经进入了产业发展期。

 

PEM记者:
《泵产业史年谱》中介绍了很多国外知名泵企业的兴衰历程,在不断地并购和重组后,有的仍然屹立不倒,有的已不复存在,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环境催化而成的,更是这些泵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结果。对于国外泵企业的兴衰历程,能举例谈谈您的感想吗?

 

张新先生:

    刚刚我讲到的ITT是兴旺发展的一个例子。现在讲讲英国伟尔,伟尔公司成立于1871年,后来伟尔泵业公司被克莱德收购了,公司没有了,品牌也没有了,克莱德后来又被SPX收购了。伟尔公司之前世界排名第六位,是英国的老大,是很有名的公司;法国的老大是吉纳德,成立于1919年,在1985年就被KSB收购了。有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公司到后来公司没有了,品牌也没有了;有的则是公司没有了,品牌还在,像飞力公司被ITT收购了,公司没有了,但品牌还在,同样的,古尔兹公司也没有了,但是古尔兹品牌还在。
    国内的上海水泵厂没有了,实质上是通过合资形式慢慢被KSB收购了;沈阳水泵厂也是彻底的没有了,该厂实际上是资不抵债,被沈鼓兼并了,公司没有了,品牌也没有了。而一些原来的重点企业都还在,如博山水泵厂(现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水泵厂(广东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长沙水泵厂(现在的湖南湘电长沙水泵有限公司)、石家庄水泵厂(现在的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大耐泵业等,至今表现也不错。
    在我写这个《泵产业史年谱》之后,我发现我们国家泵产业与发达国家泵产业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像ITT、Flowserve、Ebara、KSB、格兰富、苏尔寿、伟尔等泵产业都是全球化的泵产业。而日本的泵产业也已经全球化了,有些企业,如日立、久保田等已经在中国设立工厂。但我们国家的泵产业还很落后,还要经过长期的磨炼。
    国外泵企业的兴衰历程是自由竞争的结果,而这样的自由竞争对整个行业是有促进作用的。国外公司收购或卖出是很自然的事情。例如之前提到的伟尔在1987年收购了成立于1845年的英国老牌公司——马瑟·普拉特公司。我之所以对这公司比较清楚,是因为上海第一水泵厂引进过马瑟·普拉特公司的多级泵专有技术。该公司矿用多级泵不仅效率很高,可靠性也相当好。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科学家奥斯本·雷诺(Osborne Reynolds)应马瑟·普拉特公司邀请,帮助该公司设计叶轮带径向导叶的多级泵,提高了泵的效率,促使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的马瑟·普拉特公司的繁荣,产品远销到印度和远东地区。这也促使了具有多级泵优势的苏尔寿与马瑟·普拉特这两家公司在那个时期的联合。

 

PEM记者:
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反响很好,引起了共鸣,大家想更进一步走近文章的作者,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在这个行业的工作经历吗?

 

张新先生:

    我一参加工作,在阳泉水泵厂当过两年工人,当时规定是当工人一年,我自己要求多干了一年。我在厂里的铸造车间、锻造车间、金工二车间都干过。在金工二车间我还开过C630型车床,带过一个徒弟,后来还在那里搞了四年工艺工作。这些基层锻炼对于我一生影响很大。所以,我一回到技术科就能独立开展往复泵、离心泵的设计工作。
    其实,我最喜爱的工作还是做泵实验和泵模型。一边干工作,一边钻研这方面书籍,慢慢地,到后来自己就可以设计实验台,像阳泉水泵厂的高压闭式试验台就是在我的主持下设计出来的;2001年的708所400立方闭式试验台也是我协助王立祥研究员主持设计出来的,在2002年一次性调试成功,成为当今中国两栖装甲车喷水推进泵台架试验唯一的试验台,也是当今亚洲最大的泵的闭式试验台。
    另外,我对叶片泵水动力性能很有兴趣,这可能是专业兴趣。越是摸不透越是要钻研,在阳泉水泵厂工作期间,哪种泵性能长期不合格,别人解决不了,石厂长、朱厂长就要我领人攻关。这样,我手下就总有“哼”、“哈”二将,一个是模型组组长孟繁华,另一个就是试泵站站长郭广武。例如,8JD80深井泵在1967年样机验时是效率合格的,但在批量生产后就越做性能越差,到70年代变成了不合格的产品,最后变成厂长们头痛的事。我深入车间后,仔细观察深井泵叶轮(半开式)的叶片爬倒了,叶置角度没变,排挤角变小,就叫钳工把叶片拔起来,做了10多次试验,前前后后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把问题关键找到了,重新设计了叶轮,并对前盖板和出口边的切削余量、进刀量和车速做了严格的规定,最终解决了深井泵批量生产后不合格的问题。

    后来,我把这些实验结果上升到了叶片理论层面,指出只重视出口β是不全面的,并提出混流泵叶片理论——叶片直径尺寸、安置角和排挤角是叶片设计三要素的理念,后来写成了《混流泵转轮叶片理论与计算》一文,于1979年11月在沈阳召开的“全国水泵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

    不久后,708研究所邀请我和复旦大学数学系蒋锦良教授在该所进行泵三元流动理论研究工作。大约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我推出了叶片泵转轮S2流面上包含r(半径)、βΛ(叶置角)、γ(排挤角)等几何要素和Vur(速度矩)的速度梯度方程,这个方程既可以用来设计,又可以用于计算,深得蒋锦良老师的赞同。到1982年夏,朱厂长来上海又把我叫了回去,因为省机械厅拨款50万元要阳泉水泵厂搞闭式试验台。

    我还参加过几次行业联合设计,最后一次是1984年春节后的二月下旬,在北京水泵厂进行的D型多级泵和DG型锅炉给水泵的联合设计,近30人参加这次设计,我被马瑞康所长指定为核心组成员,主要审定并校核涉及全部水力模型的图纸,木模线与轴截面线交点全标上具体数值,这样生产中就不易走样。在乔钝的领导下,我们干了一个月,又审图审了一个月,回到厂里已经是四月底了,不久阳泉市委组织调我到了市科协和市政府引进办公室工作。从此离开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走上了科技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的工作岗位,这样一干就是15年,我的知识面又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除了在708所设计的400立方闭式试验台的工程外,我还主持了型导弹艇喷水推进泵改进设计和国产化的工作,协助王立祥设计大培养了三位研究生。其中最后一位研究生叫蔡佑林,他做的研究工作是把我80年代初的理论研究用于具体的实践当中,题目是喷水推进混流泵可控速度矩设计法研究,主要设计了一个水力模型并进行了试验。2005年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可控速度矩法设计的混流泵具有较高的效率及优良的空化性能,而不足之处就在于工况点把握不准。(效率为82.5%;空化比转速为1486)
    2007年10月后,我在上海凯泉泵业集团进行了三元的可控的速度矩设计法推广工作,并于2010年在水力研究室,用CFD流动分析,对708所那个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重设计了导叶,现今这个水力模型效率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工况点也修正了过来。
    今年三月凯泉泵业林凯文总裁请我到技术中心水动力研究当顾问,从事CFD流体分析、仿真技术研究和水力模型设计研究工作。

 

PEM记者:
《泵产业史年谱》主要谈的是泵产业的发展历史,您能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泵产业的特性吗?

 

张新先生:

    2001年春节后,凯泉常务副总裁胡荣毅先生找我和公司另两位顾问——一位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丁长友教授、另一位是原上海二轻局副局长孙浩先生,要我们三位顾问为公司制定一个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时间为一年。当时丁教授说泵产业特性涉及到战略、关系到中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和自觉执行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问题,大家商量把这个问题交由我来研究,而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有兴趣。
    由于我大部分的工作经历在泵厂,到政府后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环境调查经验。三月份,我就开始到图书馆找这方面的参考资料,也学习一些产业的经济知识,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总算有了一个总体思路,写了一个提纲,我的提纲中提到了泵产业的三个特性。这个提纲经顾问组讨论,丁长友教授提议我把成熟稳定性分开写,我发现这样写很有道理,这样就把泵产业特性变成了四个特性,分别是:成熟性、相关性、分散性和稳定性。

    泵产业四特性定下来后,我就撰写培训教材提纲,把成熟性、相关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四个方面细分化,把论点、论据都一一列出,然后把有关数据、图表都补充进去,形成一个比较详细的泵产业特性的培训提纲。经我们三人顾问组阅过,做了进一步的修改,之后对经理以上,包括副总监、总监及副总裁进行了培训。这些培训都是常务副总胡荣毅主持下进行的,效果很好。
    在2002年春节六天假期期间,我把泵产业的成熟性、相关性、分散性和稳定性拆分成四篇文章,每篇2000字,分别是《面对百年历史的泵产业——综述泵产业特性之一:成熟性》、《泵市场预测的锐利武器——综述泵产业特性之二:相关性、《泵产业存在市场领袖吗?——综述泵产业特性之三:分散性、《泵企业强大的世界潮流——综述泵产业特性之四:稳定性,这四篇文章在十年前连续发表在《凯泉人这本内刊上,引起了公司中上层管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PEM记者:
在您看来,国内泵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否能够打破国外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优势的局面?那么,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利用自主创新,更快走出企业自身的发展困境呢?

 

张新先生:

    自主创新是一个很好的提法,也是纲,是首位的。但对于整体泵产业来说,单靠自主创还是不行的,也不能打破外资或国外泵业在国内市场优势的局面,特别是对于基础不牢固的成长起来的一些泵企业来说很难。
  我国很大一部分泵企业的制造技术基础不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靠好的销售业绩,也要好好打一打基础。要像博山在60年代初打翻身仗一样,在制造技术上好好练内功,真正一丝不苟地、脱胎换骨地打基础。有些原国有企业基础尚好,例如大家熟知的“两座山”——博山和佛山,还有长沙水泵厂、重庆水泵厂、石家庄水泵厂、大耐,还有上海电力修造厂、五二五厂等等。现代企业的泵产品质量在达到目前图纸、标准等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图纸和标准的要求才能稳步发展。
    只有这样,自主创新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而自主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营销、管理上都要创,包括制造技术也要不断创。
    另外,国内泵企业要走出国门,要敢于竞争,只有这样,国内整个泵产业才能加快全球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编者后记:

    那天下午听张新老师讲了很多,他特别强调了“历史可以明鉴”:一名领导者,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人;一个泵公司,不善于从泵产业史中吸取营养、把握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公司。每家企业、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停地书写历史,从他人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借鉴,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去,我们又可以反思。借鉴他人的优势、反思自己的不足、遵循历史的规律,在坚实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够有质的飞跃,才能够不断地发展。

返回顶部